为了沉甸甸的梦想
作者:李云侠 时间:2016-11-04 阅读:154
为了沉甸甸的梦想
——云贵中学教育教学见闻
记者 李云侠

学生们正在上课

拥挤的宿舍

学生们正在上课

拥挤的宿舍
“长大了,你想做什么?”
“我想当警察!”“我想当老师!”“我想当画家!”“我想当工程师!”……
这样的对话,在学校里总是屡见不鲜。
云贵中学七年级7班的孩子们也不例外,在教室里大声地说出了他们的梦想,声音穿透了活动板房脆薄的墙壁,响彻在云贵四周云雾缭绕的大山之间。
云贵中学,承担了整个云贵乡中学生教育的担子。共21个班,65名教师,全校学生1369人,997人住校。
因教室不足,2014年春季学期临时在操场上搭建了6间活动板房配合使用。今年,七年级有5个班300余名孩子在活动板房上课。
深秋多雨,雨滴打在活动板房房顶上的声音格外清脆,应和着教室里学生正在诵读的《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孩子们读得很投入。
“我们学校前几年在全县排名都是挂末尾,今年在全市组织的中考中,云贵中学在全县68所中学中排第18名。”校长王洪全高兴地告诉记者。
这样的进步,当然离不开全校师生一起努力奋起直追,绝地反击的决心。
王洪全校长自2015年3月调入云贵中学后,看着师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低迷状态,决心带领全校师生打起精气神,奋起直追。
他说:“我们不是比别的学校差了什么,只是学习的劲头没提起来。”
于是,大刀阔斧地削除弊病,重新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思想先行,行动助力,师生一起努力的势头在云贵中学扩散开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洪全深知老师带头引导的重要性,改革的第一步还得从老师开始。
“一个教师的言行,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良好的品德,要有严谨的作风,要为学生做榜样。”王洪全多次召开教职工大会,从思想上了解教师们的所思所想,共同研究制定出一套严谨可行的教师考核方案。既有对错误言行的惩罚,也有对成效的激励,教师们教学态度端正了,评优争先的干劲也激发出来了。
好的学习风气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云贵中学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结合学生实际境况提出了:“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的教育观念。
这让农村孩子们干劲十足,师生们学习风气日益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也更加自信自强。
“虽然我们条件很差,基础设施需要改善的空间还很大,但是,现在全校师生的干劲都特别足,我们想要继续赶超,争取取得更好的名次。”王进云老师说。
“学习进步了,我很开心,感觉离我的梦想又靠近了一步。不过我希望每个人有一个床。”2号男生宿舍室长王兴林一句话,道出了云贵中学997名住校生的心声。
他们的宿舍,部分是用原老教室改装的。其中有4间,一个男生宿舍住60-70个孩子,32个床位,通常一张单人床两个人挤着睡,或者3人两铺。
如果全部成员站起来,转头就能碰到别的舍友。
“人太多,晚上吵得睡不着,影响第二天上课质量。”
“有时候两人睡太挤,会有同学挤掉下床来,有倒霉的同学一晚掉下来3回。”
“太挤了,一点都不方便,早上起来,常常碰到头。”
……
说起住宿的问题,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此外,全校学生用水,只有5个自来水水龙头,冬天热水供应全靠老师用一个热水桶烧,电流充足的时候,每2个小时烧开一桶水,能盛满10个保温瓶。如果去外面买,则需要花1.5元每瓶。
女生寝室楼也常年挂满水珠,每到雨天,外面大雨,屋里小雨。
“虽然学习劲头上来了,但学生们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基础设施虽然在筹建中(在建一栋三层楼的食堂和宿舍),但漫长的工期,以及冬季的到来依旧让云贵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担忧不已。
“尤其看到孩子们冻僵的双手,和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作为老师,真的很心疼。”蒋维云老师对记者说道。
王洪全校长呼吁道:“我们将努力改善基础条件,也希望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全力改善云贵中学的境况,让孩子们更好更安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大爱在教育,奉献在农村。云贵中学的师生们挑着沉甸甸的梦想,正在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