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1-07

拧开水龙头 清水哗哗流

作者:罗喜贵 时间:2016-11-07 阅读:199


 拧开水龙头  清水哗哗流
——威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侧记
记者 罗喜贵


龙场镇边沿村工人在连接自来水输送管道
 

  威宁是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大县。一直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是困扰全县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难题。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决策部署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辛苦工作下,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了大大改善,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了不断解决,百姓喝上了干净清凉的自来水,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打好打赢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 
 
  2015年7月16日,对于生活在新发乡红丰村的农家妇女刘文秀来说,是个极不寻常的日子,当她站在院子里拧开水龙头,看到清水哗哗流淌的那一刻,有说不出的喜悦和心酸顿时涌上了心头。这个在红丰村生活了42年的女人,永远忘不了过去经常夜里要到村里半公里外的水源点排队等水的苦日子,如今看到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她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赶忙将家里的所有盛水工具一并搬到院子里全部盛得满满的。
  今年6月,“山高坡陡地皮薄,吃水用水靠天落”的龙场镇边沿村也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
  村民和施工队们在村委党支部书记徐国祥的带领下,顶着炎炎烈日,挖水沟、建水池、埋水管、链接水龙头,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经过不到半年的努力,边沿村526户人家全部喝上了干净清凉的自来水,告别了以往“吃水用水靠天落”的苦日子,村民们心里充满了喜悦,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上述例子仅是近年来威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的两个缩影。
  事实上,近年来威宁解决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远不止这些。威宁在打好打赢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上,不少工作人员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寻找水源、精准摸排,辛勤工作。如今,全县各乡镇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已基本得到了解决,老百姓不再为缺水问题而担忧。“拧开水龙头,清水哗哗流”,这已是目前全县很多老百姓家门口自来水的真实写照。
 
 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山是摇钱树,水是聚宝盆。”近年来,威宁按照“先急后缓、先难后易,先农村后城镇、先生活后生产”的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分步实施。优先解决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水源极度缺乏,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的村组和农户饮水安全问题;接着解决农村集镇现有工程供水能力不足造成集镇居民饮水困难的问题;最后解决水源丰富,现有工程破损问题严重的村组和农户饮水工程问题。
  在农村饮水安全惠民工程建设中,摸排人员亲自到水源点看现状、向年长者咨询,到农户家畅谈民意,彻底摸清各村饮水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精准摸底情况编制农村饮水安全惠民工程建设方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升百姓饮水安全感幸福感,让百姓早日摆脱饮水安全和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提速赶超,实现跨越,向同步小康迈进。
  相关数据资料显示,2015年威宁全县已完成最困难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54处,概算总投资1.64亿元,解决全县农村饮水最困难人口25.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惠民工程建设全面投入使用;2016年全面启动建设最困难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28处,计划投资1.53亿元,计划解决全县农村饮水最困难人口25.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现已完成工程118处,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人口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惠民工程建设预计年底将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到2020年实现县城供水普及率达95%,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达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骨干水源工程的供水量新增1.5亿立方米以上,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率达40%。
  如今,威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还带来了不少村庄村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龙头直接通到农家小院里,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很多新建房的村民建起了冲水厕所,有的还建起了浴室,洗上了淋浴,添置了洗衣机,农民们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村民们都说,“有了自来水,我们和城里人一样,生活又迈进一大步。”
 
 “要让所有群众喝上小康水” 
 
  新发乡海子村曾经是个人畜饮水十分困难的地方,40多岁的村民陈世真告诉记者,在过去的日子里,由于村里饮水困难,要到几公里外的“海子(水源点)”里去挑水或背水,一天弄个两三桶水还要忙着点。因为缺水的缘故,村子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村民们无论哪家办红白喜事时,去帮忙的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都要从自己家里带上一桶水去帮助解决用水困难问题。(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