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也是“亲爹”
作者:罗喜贵 龙胜 时间:2016-11-09 阅读:153
伯父也是“亲爹”
——记羊街镇银河村许定军照顾两位伯父的感人事迹
记者 罗喜贵 龙 胜

许定军背伯父回家

许定军给二伯穿鞋

许定军背伯父回家

许定军给二伯穿鞋
在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羊街镇银河村许沟组,有一位43岁的中年男子,名叫许定军,他中等个儿,常年风吹日晒的面庞透着农民的淳朴气息,家庭虽然困难,但他却自觉承担起照顾两位“孤寡伯父”的重任。
多年来,不论刮风下雨,他总是不怕脏、不怕累,悉心照顾两位伯父一如自己的亲生父亲,再苦再累也不吱声,总是默默地坚持着,不愧是两位伯父的“好侄儿”。
汽车沿着拐弯抹角的山沟一路水花四溅、艰难前行,在山沟深处,记者来到许定军的家里。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许定军的两位伯父分别叫许明华和许明光,其中许明华是大伯,今年75岁,因年轻时帮人家垒土坯房从墙上摔下来把脊骨摔坏了,四处求医无效,最终成了“驼背”;二伯许明光,今年70岁,因年轻时头部受过伤,脑袋有时不好使,加之近年来双眼患上了白内障,生活十分艰难。
多年来,许定军和妻子商量达成一致,决定照顾两位无儿无女的伯父。
然而,许定军的家庭负担并不轻:四个孩子,三子一女,其中女儿已出嫁,三个男孩还有两个正在上初中和职校,开支可不小。家里总共不到2亩地,加上两位伯父的土地也不超过5亩。而许定军种两位伯父的地并没有占为己有,除了烤烟连片的让给他种之外,没连片的他可要帮忙栽种除草收成,粮食颗粒不少地给伯父收回家。
今年,许定军还给邻居流转了五六亩地,种了10多亩烤烟,可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和烟价的下跌,纯收入才2万元左右,这远远不够一家人的开支。为了添补家用,妻子刚收完烤烟就外出打工了,而许定军则留在了老家照顾孩子和两位伯父。
平日里,许定军对待两位伯父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两位伯父哪里需要帮忙,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帮助两位伯父挑水、担柴、购买生活用品,他无处不在。逢年过节,他和妻子还要给两位伯父买上新衣服,把两位伯父请到自己家里,一大家子亲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两位伯父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我原本和妻子商量好,要让两位伯父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可两位老人看到我们的负担重,坚持不肯来,他俩说能劳动一天就要劳动一天,不忍心给我和妻子再增加过重的负担。”提起两位伯父,许定军有些无奈和感动地说。
“现在国家政策好,乡镇上建起了敬老院,你负担不起的话,可以给村上反映,让他们到敬老院去养老啊。”
“反映过了,村上来人动员他俩好几次了,可两位老人就是不愿去,嫌那儿不自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定军两位伯父均享受到了国家统一发放的低保金、养老金等优惠政策,羊街镇银河村村委也曾多次动员许定军两位伯父去敬老院进行养老,可两位老人担心在敬老院过得不自由,始终不愿意去。
在老人破旧的屋门前,谈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辛苦,忠厚淳朴的许定军说“没啥的,这些都是小事儿,再说,我不照顾他俩,谁来照顾呢。”许定军一边搭话一边乐呵呵地从屋里搬出了四五个小木板凳摆在门前,招呼两位老人和记者坐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
“老人家,低保得到没有?”
“得到的,一年我俩领到4000多呢。”
“养老保险呢?”
“一个一年领900多。”
“侄儿子许定军对你俩位老人怎么样?”
“没得讲的,定军这小伙没得讲的,他对我俩就像他的父亲一样,生病、柴米油盐等等没有哪一样他不为我们操心的。”谈话中,看得出两位老人的精神愉快,充满了幸福感。
采访结束后,许定军告诉记者,今后,他将会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两位年迈的伯父,多陪他们聊聊天、摆摆龙门阵,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等到两位伯父升天的那一天,他会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那样给两位伯父养老送终。
“照顾两位伯父是我今生应尽的孝。”许定军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