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走路” 感恩“九三”
作者:陈武帅 李玉荣 时间:2016-11-16 阅读:198
学会“走路” 感恩“九三”
——九三学社中央助威宁脑瘫患儿刘旺康复记
本报记者 陈武帅 李玉荣

认真学习进步快
11月14日,初冬的威宁,阳光暖暖地照着,小海镇小张关村丰收组九岁的脑瘫患儿刘旺终于见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
刘旺高兴地告诉韩爷爷,通过石家庄脑系医院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如今他能正常走路了,还能参加学校里自己最喜欢的体育课,说着得意地走起来。
看到刘旺小朋友康复得不错,韩爷爷也很高兴,鼓励小刘旺,在学校里好好读书,争取将来考个大学,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而在今年七月之前,能蹦蹦跳跳地走路,对于刘旺来说,简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小刘旺是不幸的,由于早产缺氧而患上脑瘫病症;小刘旺又是幸运的,他有不离不弃九年来无微不至照顾的父母,有县残联等各级组织的爱心援助,更有九三学社中央今年在威宁开展的“同心康福”脑瘫患儿免费救治活动带来的恩惠。
踉踉跄跄,小刘旺用九年时间终于成功学会了“走路”。
脑瘫:父母九年悉心照料
2007年六月初六,时值初夏,一个男婴让小海镇小张关村丰收组村民刘代奎、宋玉美夫妇喜上眉梢,已有两个女儿的夫妻俩给儿子取名为刘旺,希望一切都如儿子的名字一样兴旺起来。
由于刘旺是早产儿,加之出生时缺氧,一度在医院的保温箱里“居住”了三天,不过刘代奎夫妇没太在意,以为这是个健健康康的孩子。
然而天不遂人愿。直到两岁的时候,小刘旺除了推着凳子可以走走,还是不会独立走路,三岁的时候,小刘旺依然不会独立走路,放开手让他走路,他总是脚尖落地,脚跟提起,一走就是一跟斗,踉踉跄跄,依旧一歪一蹶总是站不直走不稳。
这下,刘代奎和宋玉美夫妇慌了,于是带着儿子四处寻医问药。
刘代奎夫妇带着孩子辗转贵阳、昭通、昆明等地各大医院,“医院诊断的结果是脑瘫,都说没有办法治好。那时,我们想‘拐’了。”刘代奎夫妇俩心里很无奈,可是从来没想到过放弃。
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昆明四十三医院,刘代奎夫妇四处凑钱给小刘旺医治,前前后后花了四五万元,可是病情依然不见好转。
生活苦点不要紧,照顾孩子累点也不打紧,可是如果孩子一直不能走路,将来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刘旺妈妈宋玉美说。
让孩子站起来正常走路,这是刘代奎夫妇心里的梦寐。
心愿:“妈妈,我要走路!”
“妈妈,我要走路!”
小刘旺呼喊一次,母亲宋玉美的心里就疼一次。
看到别人家孩子蹦蹦跳跳,而自己的孩子用脚尖落地,一走就摔倒,母亲宋玉美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泪。
为了照顾孩子,宋玉美夫妇放弃出门挣钱机会,在家种地过日子,如果一个出门,另一个就在家照顾刘旺,九年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走亲窜戚,背着小刘旺;在家劳动,还是背着小刘旺。刘旺成了母亲宋玉美放不下离不开的苦痛。
很多时候,调皮的刘旺对妈妈说,是不是因为自己偷懒才不会走路,于是要从妈妈的背上下来学走路。宋玉美拗不过,就让小刘旺走,可是走不稳站不直,摔倒的次数难以计数,有时候小刘旺头上摔起大大小小的包就有几十个。宋玉美说,想起来就心疼。
到了上学的年龄,刘旺眼巴巴地望着其他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吵嚷着也要上学。没有办法,宋玉美买来书包,二姐刘茂仙就在家里教他写字、画画……
九年来,为了照顾儿子刘旺,宋玉美也记不得背烂了多少个背毡。
转机:九三学社“让”刘旺站立行走
今年3月24日起,九三学社中央在威宁开展“同心康福”脑瘫患儿免费救治活动,为脑瘫患儿解除痛苦,不让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支持威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从此,威宁脑瘫患儿有了福音。
今年7月,九三学社和威宁残联联合进行先天性脑瘫患儿筛查,小刘旺成为其中的一个。这对于四处寻医效果甚微的刘旺父母来说,不啻是天大的喜事,让他们看到治愈刘旺病情的希望。
7月26日,刘旺父子带着治病的梦想,踏上去石家庄脑系医院求医的列车。
在石家庄脑系医院,通过医生二十七天精心治疗,小刘旺终于治愈出院了。刘代奎说,在九三学社的帮助下,二十七天的治疗费用高达三万八千多元全部免费,九三学社还报销了刘代奎父子来往的车旅费,他说内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出院后,小刘旺就开始按照医嘱进行训练,小刘旺爷爷高兴地特意为他制作了一副拐杖,满满的温暖。
每天给刘旺按摩,洗脚,做十个仰卧起坐就成了刘代奎夫妇的日常。就像出院告知书医生叮嘱的那样:足够的耐心,坚持不懈的恒心,切记过于急躁,循序渐进,规范锻炼,康复会越来越好。
渐渐地,小刘旺能下地走路了。
看到儿子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移动着身子晃来晃去。那一刻,刘代奎这个朴实的农家汉子喜极而泣,泪流满脸。
行走:脑瘫患儿感恩“九三”
今年九月,是开学的日子,小刘旺背上书包终于走进期盼两年多的校园,像其他孩子一样圆了读书梦。
在离家最近的仅两公里的西冲小学,九岁的刘旺虽说上学晚了点,但他更加珍惜。天晴的时候他自己就能独立上学,天阴时候父亲刘代奎就用摩托车送他上学。在班上刘旺学习很好,常常保持在前三名,还特别喜欢上体育课、做课间操。
采访时,刘旺还向记者得意地展示他走路的样子,他说能走路自己感到特别的开心。刘旺最先学会写的汉字就是:“九三”,这是爸爸刘代奎特意教孩子写的。
刘代奎告诉儿子,是九三学社和社会的温暖,让孩子重获新生,重拾走路的梦想,所以要做个会感恩的人。
如今,刘代奎大女儿刘娇已是福建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二女儿刘茂仙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儿子刘旺能正常走路,一家人的生活渐渐走上正轨,他的一颗心如落下了重重的石头,这个山里汉子不善表达,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九三学社中央的亲情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