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首迎二孩生育小高峰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6-11-22 阅读:196

县医院产科一角
威宁作为一个近150万人口的大县,长期以来农村家庭对于生育二孩的愿望本就比较迫切。随着全面二孩政策从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以来,不少家庭纷纷加入到了二孩生育的行列中,到今年10月份威宁迎来了第一个生育高峰。
记者从县卫计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县新出生人口达12127人,与去年同一时段相比增加了3815人,增长31.4%。其中“二孩”人数增长明显,共计4895人, 全县的“二孩”率达40.4%。
最多一天接生42个新生儿
在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外,30岁的吴女士正挺着肚子来回走动,在门外等候检查。
吴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大儿子今年8岁,以前她和老公并没有打算要第二个孩子。“二孩政策实施后,我身边的亲戚和朋友都准备生第二个孩子。我跟丈夫一商量,决定也再生一个,给孩子添个伴儿。”
据妇幼保健院统计,今年10月份以来,威宁二孩生育进入第一个小高峰,最多的时候一天出生18个婴儿,10月份在该院共计出生222个新生婴儿,创下了县妇幼保健院有史以来最高的月生育记录。11月份截至15号出生115个新生儿,照此趋势,出生婴儿数量将会超过10月份再创历史新高。
在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科室门口排满了长队。抱着新生儿排队等候检查的人排了将近10米。“从10月以后,产妇逐渐增多,目前二孩产妇中农村妇女居多,职工二孩目前比较少,预计到明年1-2月份会迎来下一个生育高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人员夏同芬表示。
进入10月份以来,县人民医院每天平均接生28个新生儿,最多的时候一天接生42个。
10月份县人民医院共计出生婴儿819人,11月份上半月出生婴儿近500个,创下了近几年来生育的最高记录。“在我们医院二孩生育率达到60%左右。”夏同芬告诉记者。
产科病区进入“加床模式”
忙、忙、忙!这是今年10月份以来,县妇幼保健院的真实状态。
11月15日下午,记者在该院产科病区看到,病房的过道上,靠墙一共放着6张加床,产妇加上陪护人员以及不断穿梭其间的医护人员,整个产科病区十分热闹。医护人员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都表现淡定,忙中有序。
记者从县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该院原本33张病床,在二胎之前虽然偶尔也有紧张,但是基本够用。进入10月份以来,床位明显不够,为了应对如此忙碌的二孩生育小高峰,该院产科共增加了床位13张,但是目前床位依然紧张。
而在县人民医院产科内,整个走廊两边都摆满了病床,就连通向骨科门诊的通道都被产妇病床占据了一半。“人太多了,进入10月份以来,医院每天都有近30个新生儿,我们把病床从原来的73张增加到了现在的140张。”夏同芬说。
早上上班 下午分娩
在县妇幼保健院,医生罗晶在办公室、病房和手术室几头跑,今天她遇上了一个大手术,分娩的病人情况比较严重,她在手术室里一站站了一个多小时。手术结束后,她马上回到办公室进行相关登记,满头细汗。
直到妇产科主任张敏说起,方才知道这个几头跑的医生如今也是一位准备生育二孩的母亲,怀孕4个月。
二孩政策落地后,很多职工也开始进入了二孩筹备阶段。在县妇幼保健院像罗晶这样的医生还有两名。龚秋香也是一名产科医护人员,临产当天上午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医护人员李赛英在临产前几天还在值夜班。
“目前医院主要产科医生仅5人,二孩政策实施之后,尤其进入10月份以来,医院进入特别忙的一个阶段,每天除了坐下来填写生育记录很少有机会坐下来。”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张敏告诉记者,目前县职工二孩生育还尚未全面开始,很多家庭处于备孕阶段,明年1至2月可能或迎来下一个生育高峰。
高龄产妇城区登记人数540人
随着二孩政策是实施,高龄产妇(指的是年龄在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或受孕时34岁以上的产妇)因为其生育风险高必定成为二孩生育大军的特殊一群人。
从县卫计局的统计数据来看, 在二孩政策实施今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共办理二孩生育服务证的共计7143户,其中,高龄产妇540人(仅限县城区)。
在县妇幼保健院内,37岁的张女士正等在B超室门口准备检查。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天早上才从哲觉镇来到这里做检查,因为生育年龄比较大的原因所以整个检查的过程都比较快,并没有等多久。
“针对高龄产妇,我们都尽量优先照顾,因为特殊的原因,所有高龄产妇到我们医院必须先接受一个全身的检查。”张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