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1-25

县纪委“三剂强心针”强化民生领域信访工作

作者:张荣耀 时间:2016-11-25 阅读:156


  本报讯(通讯员 张荣耀) 近期以来,县纪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以纪督政、以纪促政作用,进一步完善民生项目监督运行机制,科学搭建执纪监督工作平台,加强对乡(镇、街道)民生领域实施末梢监督和兜底监督,“三剂强心针”强化民生领域信访工作。
  建立“一站三台账”。依托各乡 (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纪检监察“民生监督信访服务站”, 开设信访接待场所,由专人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来信、接听举报电话。建立民生领域“项目、信访、案件查办”三本监督台帐,抓好基础资料的收集、登记备案、档案完善等相关内容,既突出各乡(镇、街道)党委的主体责任,又强化执纪监督的责任,真正做到监督再监督、检查再检查,突出重点,关注热点,解决难点。
  规范接访办信流程。信访案件当天受理当天登记当天移交,信访事项办理时限不拖延、不留存,除特殊原因需延长时限外,原则上在三个月内必须报结办理情况,做到快查快结,不积案、压案。严格“一案一卷”管理,每一件问题线索做到有调查情况报告、有领导签批意见、有办件结案呈报单,并按照“五类”问题线索处置标准进入电子台帐管理,做到件件有回音。每月定期报送民生项目监督情况和民生领域群众信访件办理反馈信息。
  强化制度管理。以“项目、信访、案件查办”三本监督台帐为民生监督工作着力点,加强对民生领域信访工作规范运行。紧紧依托民生监督组开展线索梳理排查,做到信访工作前移,把信访接待窗口设到群众身边,零距离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减少上访量。分类建好各类监督台帐,对群众反映诉求及时登记、及时办理、及时反馈。对辖区内项目落实情况不清、监督不力,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不认真履职,不受理、不反馈、推拖慢、包庇、隐瞒、压案不查,甚至引发群访事件等问题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