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光星:外乡人威宁寻梦记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6-11-28 阅读:172
曾经偏居一隅的威宁,如今却成为许多外乡人寻梦的“天堂”。威宁的发展,离不开外乡人的热心奉献。
范光星,这个刚过知天命之年的湖北荆门人,不仅在威宁实现了致富梦,还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威宁通。
1983年,高中毕业的范光星在湖北老家的县城里打工,在印刷厂当工人,裁纸、装订、销售,干得兢兢业业。
1987年秋,有高中文化的范光星成了一名乡村民办教师,一教就是十五年。
2002年,范光星离开心爱的教育事业携家带口到威宁打工,寻找致富梦想,重操印刷旧业,在威宁教育印刷厂上班。
初到威宁,范光星有诸多不适应,不仅有高原反应,饮食方面更是不习惯。威宁人喜食麻辣食物,而范光星口味却很清淡。而当时工资也仅仅1000多元,还不及在老家当民办老师的工资高。
但范光星是个倔强的人,他认定威宁发展潜力巨大,于是毫不犹豫坚持下来。
精明能干的范光星很快就成为印刷厂的骨干,人脉关系渐渐打开。
2013年,威宁印刷厂转让,范光星拿出多年积蓄和到银行贷款,共花了60万元成功收购印刷厂。
范光星觉得,办好印刷厂最主要的两点就是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才。俗话说,没有好的设备就生产不出好的产品。淘汰老旧设备,配备彩印设备及包装生产线,是范光星首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一台12万元的胶光机购进来了,一台21万元的重型4开机拉进厂房,高端配置的电脑、设备也买了一批。
有了设备,还要有人才。为了提高印刷厂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范光星派技术骨干到重庆、昆明、武汉等地学习技术,其中还到知音印刷厂、康龙印刷有限公司等大型知名印刷厂学习。
技术的提升,范光星的印刷厂迅速扭亏转盈。同时,范光星还改变单一订单生产,向商业化印刷发展,多方位、多渠道挖掘经营范围。经营范围从单一的印刷拓展到可定印、加工、印刷、制作等服务范围,印刷业务辐射到大方、织金、赫章等周边县市。
如今,范光星不仅能承担资料、表格、票据等印刷,还能制作各种宣传小手册等。占地300余平方米的印刷厂,如今年产值达百万余元。
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对此范光星深有体会。
有一次,客户在印制5万册宣传手册基础上要求加印一千本宣传手册。时间有限,但范光星硬是答应下来,加班加点印制,第一天凌晨客户如期拿到宣传手册,范光星却感冒病倒了,输了三天液才好。
范光星说,加班制作宣传册让自己病倒了,加印一千本几乎不赚钱,但却取得了客户的信任,很值得。
诚信经营,合法赚钱,这是范光星的商业准则。范关星说,有时候会接到一些要求印制非法宣传品的电话,但他都一一拒绝。追求商业利润无可厚非,但也要有自己的社会责任,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
现在,范光星对自己的事业很是满意。范光星一家都居住在威宁,成为一个老威宁人,范光星儿子还是厂里的技术骨干,算是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
范光星说,正是威宁这片热土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目前在他印刷厂上班的工人已经有13人,人均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
下一步,范光星想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天命之年的范光星依然精神矍铄,创业的梦想一直燃烧。

范光星和他的印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