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1-29

干群“百合”  幸福“当归”

作者:何欢 李云侠 马召凤 时间:2016-11-29 阅读:336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报道专栏

【开栏的话】

  威宁,云贵高原上一块神秘而广阔的土地,在这片热土上,威宁人生生不息,百折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攻坚克难、激扬奋进的赞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这片土地峰峦叠嶂,山河奔腾,气候独特,环境宜人。
  近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威宁人更是凝心聚力,以昂扬的斗志,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气概,创造了“威宁精神”,打响了一场场攻坚拔寨 、同步小康的脱贫攻坚战。
  大山深处,到处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能听到抽枝拔节的声音。
  为了全面展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取得的成效,展现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文景观、自然风貌、旅游资源、奇闻趣事等等,威宁新闻信息中心经过精心策划,报经县委及县委宣传部牵头,本报特别组织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采访活动。
  本报将用一年的时间,深入开展“走转改”,全面推进“百村纪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在《威宁每日新闻》开辟专栏,深入各乡镇、街道、各村基层一线,深入广大群众中,宣传报道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系列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大力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的各项成就。大力宣传我县“十三五”时期的全县脱贫攻坚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使全县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全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大力宣传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部署举措、进展成效和先进典型。宣传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宣传报道各乡镇(街道)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典型经验;宣传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真抓实干、克难攻坚、脱贫奔康的生动故事;宣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脱贫故事。大力宣传我县各乡镇、街道、各村社会民生亮点、历史文化、旅游产业、自然风光等方方面面的相关报道。
  从本期开始,本报陆续推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 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之一
干群“百合”  幸福“当归”
——哲觉镇大桥村干群合力发展特色产业创富记
本报特派记者 何欢 李云侠 马召凤


大桥村一角


  大桥村村民高香家种植中药材致富,盖起三层洋楼。
 

   初冬的哲觉镇大桥村,山上松树成林,山下的“贵州民居”沐浴在阳光下,大桥小河从村子中间哗哗淌过,沿河两岸大片肥沃平整土地里,各类中药材和蔬菜迎来了收获期,黄的、绿的、红的、灰的各色交错,演绎着大桥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的变奏曲。

  ★★干群“百合”,告别“搂着肚皮烤热头”的日子

  “毛支书,明年地里要种哪样?”
  “先把地里的收起来,等我们出去考察回来再说。”
  “这样啊,过两天我家宰猪来家里吃饭。”
  在哲觉镇大桥村田间机耕道上,刚赶集回来的村民夏晓存见村支书毛祥亮站在地里,赶紧停下农用车问了起来。
  毛祥亮笑着告诉记者,2012年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他可没这“待遇”。
  四年前,大桥村还是全镇14个贫困村之一,人均收入只有2256元。村民大多种植包谷、洋芋等传统作物,每天过着“搂着肚皮烤热头”的懒散日子,生活窘迫,不起波澜。
  2011年,“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启。“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写入规划纲要,哲觉镇也趁着东风,开启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路。
  政府多次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到昆明、山东、广州等农业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实地考察。
  见贤思齐,回来后,很多大胆的干部和群众租种土地,开始产业结构调整试验。
  村支书毛祥亮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邀了3名能干的村民一起,成立了全村第一个合作社——大桥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第一年,发动群众试种了300亩党参。
  刚开始,村民都不愿意尝试。村干部们只好天天往农户家里跑,苦口婆心动员、说服。经过长期拉锯,党参总算是种下去了。
  可谁也没想到,收获期到来,党参价格却持续走低,卖出去就是赔本的。村民的抵触情绪越来越浓,甚至有村民将党参挖起来后,气急败坏背起往村支书家里送,“你们让种的,现在卖不出去,背来给你煮吃”。没办法,毛祥亮只好按照保底价给村民全部收购。  
  后期,在政府的引导下开拓市场,销路打开了,党参价格一路飙升,为了能背着村支书悄悄把党参背上街卖,“甚至有村民大晚上摸黑去挖党参”。
  尝够市场波动苦头的村干部,总结经验后,开始每年抽出时间,几次到各处考察市场,学习种植经验,与各大公司谈合作。回来后,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当年的产业。
  而尝到甜头的村民,开启了紧紧跟随合作社的“跟种模式”。每到收获期就往毛祥亮家跑,追问明年该种什么?要怎么种才能赚到钱?(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