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1-29

干群“百合”  幸福“当归”

作者: 时间:2016-11-29 阅读:208


(上接一版)
  毛祥亮笑着说:“现在彻底反过来了,原来是我天天往农户家里跑,费心费力,工作成效低微。现在农户天天往我家跑,省心省力,产业工作推进反而更快了。”
  去年10月,合作社又在河南商丘请到了专业技术人员蒋永正合股搞种植,长期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这一来,合作社如虎添翼,大桥村的产业调整也逐步走向正轨。

  ★★幸福“当归”,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大桥小河的左岸,一幢黄色三层楼房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格外醒目。不容怀疑,这一定是村里经济收入较高的大户。
  毛祥亮却告诉我们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那是赵英榜家,他家以前是贫困户,去年才脱贫。”
  大桥全村共416户1298人,其中89户为贫困户。经过产业调整后,家家户户发展中药材种植,收入越来越好,这两三年修了新房的就有143户人家,贫困户也从原来的89户减少到46户。
  大桥组的夏仁军家修起了三层小洋楼,一家5口居住在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房里,其乐融融。
  妻子高香告诉记者,家里每个人都有分工。自己专注在2亩土地里种植百合、当归等中药材,前几个月刚挖了当归卖完,不足半亩的土地收入就达1万多元。而丈夫夏仁军则在村里帮人家修房子、搞建筑,每天也有一两百元的收入。夏仁军的母亲在合作社里打工,每天也收入50元左右。家里还养了许多猪和鸡,到年底算下来,收入非常可观。“这种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高香说。
  大桥村是省级、市级生态村,森林覆盖面积达64.3%。全村除了森林,几乎全是种植中药材的土地。
  行走在村里,庄稼地里很难看到包谷、洋芋等传统农作物。毛祥亮介绍,全村1478亩土地里,单种植中药材的土地就有1000亩,中药材种植是村里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
  目前,全村不仅搞中药材种植,同时还发展养殖业,全村圈养了700余头猪,200多头牛及400多只羊。2015年,大桥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全村也在2015年走出贫困村之列。
  毛祥亮说,前几个月去昆明一家蔬菜公司考察,已经谈好合作,计划在河边修建200个大棚搞蔬菜种植。村里已经建好的100吨库存的冷库也将派上用场。

记者手记:

  在大桥村,村干部、党员带头谋发展,整合村内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科学制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合作社引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合作社专注搞产业,干部着力找市场,村民专注搞生产”的发展模式,使产业调整步入正轨,村民收入节节拔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如今,大桥村村民逐渐富裕,生活大幅改善,精气神提振起来。很多群众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把更多时间都放在了提高生活质量和抓孩子教育上。目前全村有近30个大学生,他们将是大桥村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