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1-30

威宁“宣传干部上讲堂”扮靓民族旅游文化助推脱贫攻坚步伐

作者:张印 时间:2016-11-30 阅读:155


   本报讯(通讯员 张印) 近年来,威宁按照中央、省、市的相关安排,结合省委宣传部“124”总体思路,将“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作为全县宣传文化系统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不断向纵深推进,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更好地利用“宣传干部上讲堂”这块宝贵阵地,威宁始终坚持在强化队伍建设、强化宣讲内容、强化宣讲效果、强化机制保障上做实做好宣讲工作,始终坚持入头脑、出成效、惠民生,把宣讲工作落实落小落细。始终坚持“我听”、“我看”、“我讲”、“我诵”、“我感恩”的宣讲模式,努力培养提笔能写、开口能讲、埋头能干的“三能”干部,提升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实现“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同时,在板底乡、雪山镇等少数民族乡镇,根据实际,将旅游文化、民族文化、扶贫攻坚等同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深入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群众熟悉的人和事,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下去,把身边好人好事、道德榜样传递出去,把旅游文化、民族文化营造出去。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得实惠。切实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传播了威宁好声音,使“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在威宁大地蔚然成风。
  截止目前,在全县39个乡镇(街道)、各中小学、全县627个村(社区、居委会)、县直相关单位等开设道德讲堂700余个。拥有县级德师队伍100余人,村、社区德师队伍600余人,实现了每个道德讲堂至少有一名德师,每个道德讲堂每月开展一次宣讲,累计宣讲达到6000余次。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讲队伍,切实把宣讲工作落到了实处,使之家喻户晓、入心入脑,全面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传播了社会正能量。有效推动民族旅游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