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原小镇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16-12-05 阅读:319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高原大地,当午后的日光铺在平静的湖面,当傍晚的夕阳射在村庄的小屋上时,村庄就会炊烟缕缕,看着那条辛勤的农人不断走过的田间小路,一直延伸向远方。秋日里的点点绿色,使原本萧瑟的小镇充满了诗意和乡愁,那便是我的高原小镇——黑石。
十年的发展见证了小镇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5年黑石镇新村建设到今日拔地而起的栋栋高楼,无不显示着小镇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现在,小区里行人熙熙攘攘,他们匆匆忙忙地上班、下班,过着充实的生活,闲暇之余坐在一起聊聊家常、打打麻将。当然打麻将不是为了赌博,只是为了彼此放松,让工作之余没有太多的紧张感。小区的老人们喜欢在广场上跳广场舞、下围棋,度过生活的每一天,共享晚年天伦之乐。
每当阅读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我便会觉得那是在写我的高原小镇。在那里,326国道上的车辆川流不息,小镇从不因为冬天的严寒而变得冷清,星星点点的雪花降在小镇上,让小镇的人们欣喜若狂。每逢冰冻时节,远处小山上的雾凇美丽极了,若是你只是置身于小镇的怀里,你是发现不了小镇的美丽的,可是当你挎着相机爬到山顶,你看到的却是小镇另一番美丽的景象。每到这时,总会有一群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在这里取景、拍摄。
小雪过后,大地被高原魔术师装点成月光色,那便是摄影师镜头下的最美之景了。由此,高原小镇也会时常伴随着名家的摄影或随笔而出现在报端。记得《毕节日报》的总编刘群峰曾写过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叫《梦回黑石头》,迎来了众多人的阅读,也让不少人对黑石有了更多的了解,丰富的文字背后流露出了小镇平凡生活的点滴。
小镇不断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育一批又一批祖国有用的人才。那里有一所初、高兼备的中学,那便是我的母校,我曾在母校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在那里有一位像母亲一样的人,引领着我走上文学的道路,多年后,她在我的记忆里、文字中还恋恋不忘。
如今,我总会在异乡的月光下无端地思念我的高原小镇,去年的秋天去了一次外地,终于懂得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道理,慢慢懂得黑石是我人生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现在,无论在何方,我总会默默地关注着黑石的发展,变得更加喜欢小镇了。在黑石,有我父母创业的痕迹,有家族奋斗的故事,有我的兄弟姐妹,有团结和谐的乡邻……呵,我的高原小镇,你在我的梦里和心里。
我喜欢八点半陪朋友站在小镇村口,看看这座灯光与月光交织的小镇,看看四周环抱着小山的黑石。我的高原小镇,它没有凌晨三点半的洛杉矶那么美,但我依然觉得它是如此的美。
黑石,我的高原小镇,在记忆深邃的时光里,我永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