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退伍老兵的“决战”情怀
作者:吴道兴 时间:2016-12-09 阅读:302
吕二安,家住草海镇吕家河村。
他只是一位普通党员,却荣立过两次三等军功。年近花甲的他,又再度焕发青春。带头修通组串户路“决战贫困”。他的平凡事迹和高尚的军人情怀,将我吸引,专程访问了他。
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吕二安笑吟吟地走进里屋,把他的军功章、立功证书、退伍军人荣誉证等找来给我。右手举着昆明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编印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英雄谱》说:“这本书连同桌上的《党的十二大文件汇编》是我领奖那天现场同时得到的,它们对我来说很宝贵。”
我先一字不漏地录下他的第一本奖证正文:“吕二安,1958年生,1978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35549部队73分队战士。该同志在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战功显著。”
刚要录他的第二本证书内容时,他又递给我一幅“中央军委授予对越自卫还击战英模单位、个人荣誉称号命令大会”颁奖会现场彩照。大会主席台上,并排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华国锋主席的巨幅照片。会场庄严肃穆。“这和那两本书一样珍贵。我得到它时,那是我平生最幸福的时刻……”
我指指被他翻损了书页的“十二大文件汇编”和“英雄谱”问他:“听说你当兵前,一天书都没读过,为何能看懂这些治国理政文章?又如此喜爱这本‘英雄谱’?”
他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起了他苦学文化的开端:“入伍后,军训才一个多月,小鬼子就无端挑起了边境战火。首长作完‘自卫还击,保卫边疆’动员后问大家:‘有没有决心把小鬼子赶出去?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有!’‘怕不怕牺牲?’‘不怕!’。之后,首长安排人人都要写‘决心书’。然后一个个分别询问:‘上战场前怎么想’?问到我时,我脱口而出:‘宁愿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首长说:‘说的太好了!’要我把决心书亲自交给他。我说:‘我一字不识’。首长当时很失望。想了一会儿后,派人为我写了‘决心书’……之后,我心里老憋着一股子气,不放松战前战后的任何一次文化学习机会。特别是平时的文化课。再后来,到部队在蒙自办的无文化扫盲班,进行了短暂的集中学习。慢慢地就能读懂这些书了,我很舍不得这‘英雄谱’。它上面写有我的两个亲密战友的英雄事迹。一个是一等功臣、开路英雄乔胜清。他只身一人,在我军唯一的进攻通道藤条河中越大桥上,连排掉敌人19个地雷。另一个是女神炮手段国兰。她是由民兵八二炮连九班合并到我们火箭班来的女民兵。当时,我们的战场是金平山的板南贡公安屯、六五八和八二五高地。战斗中,段国兰一人连发260枚炮弹,摧毁了敌人三个战略要地的火力点和暗堡。他二人都是我的好榜样!”
我趁他为战友自豪时插话:“现请你慢慢给大家讲讲,你的立功情景。”
“我嘛,我立那个功,前面还有段难忘的‘遗憾’。我们火箭班是两人一小组。一个扛火箭筒,一个揹火箭弹。和我一组的是个广西人。他扛箭筒,我揹箭弹。那火箭弹每个12公斤重,我揹了6个。当我俩向事前侦察测定的最佳火力点前进时,他突然对我说,他很怕……然后双脚颤抖,停止不前。连长多次下命令:‘加速前进,时间就是胜利!’他却拔腿转身往树林里跑……我看事不对劲,紧急关头,夺下他肩上的火箭筒,连同6个火箭弹,100多公斤集于一身。我突然寒心,一脚将他踢倒进刺疤笼,他翻起来便逃之夭夭。我奔到指定点,两人任务一人完成,自架炮台、自装弹、自发炮……天啦!运气特好!一炮命中了敌人指挥部,还波及到它旁边的左右暗堡。失去头目的敌人,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乱成一团,四处败退逃窜。前线联络员当即用发报机,把当时的情况和我的作为报告给了指挥部。我立功了。记得那天是1979年2月17日。”
这场战斗,就因那人迟疑,差点延误战机。我方亦有伤亡。最大损失是我们的连长受了重伤。他牺牲前对我们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在金平山上,我要继续为祖国站岗!”说到这里,吕二安动情了,眼里闪着泪花,不停地侧身将挂在墙壁上的“云南省行政区划图”看了又看……
屋里沉默了好大一会。吕二安用袖口擦了擦双眼,一声惋惜长叹,才慢慢抑制住缅怀战友的激情,继续说:“对不起,男儿流血不流泪。”
“第二次,我立的是‘和平功’。自卫还击战结束后,部队立马转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努力完成各项军训任务,每次考核都为优。我把各项训练教材做文化课本,在战友帮助下,加紧识字。在与地方合作的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均得到老百姓的好评。年度考核,各项指标也都得优。一年几个‘优’,部队又给我记了个三等功。这样,我‘战斗功’、‘和平功’都有了……”
“两次立功,我毫发无损。然而,立功后,却被小鬼子暗射了一枪。”
“那是我调到前哨排后,部队没水吃。首长要我和两位战友上山探水。路过红河洲拉发河大桥时,被鬼子特工从暗处射来一枪,把我的左大腿打穿了……”
借受伤话题,他给我们插叙了昆明军区委托威宁县人民武装部给家里送“立功喜报”时,有关母亲的一个小插曲。
“我妈一无文化,更没有见过大场面。听说我第一次立功,县人武部组织少先队员,敲锣打鼓来我家送喜报那天,还把我妈吓了一大跳……”
他82岁的老爸接过话去:“当时,她以为儿子牺牲了,又疑惑是当了‘逃兵’,一下子懵晕过去……”
我趁机问老人家:“你当时又是怎么想,怎么安慰她的呢?”
“我立马高声对她说:是你老二为国立功了!红领巾们是给你送喜报来了,即便是儿子受了伤,甚至牺牲了,也是光荣的。我会马上把老三或老四送去部队!过了好一会,她才在孩子们的又一次锣鼓声中,惊醒过来,喜出望外。”
我再问他老人家:“你怎么想到送吕二安当兵的?”
“共产党对我们有恩!我很想把几个孩子都培养成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可我们这地方穷,我连书都送他们读不起。部队的培养能力比我大,力量比我强,我就把他送去当兵去了。让部队培养,有本事才能多贡献……”老人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
“可是,退伍后,我没有做出多少贡献。”吕二安接过话来:“反而自己还处在贫困中,几个孩子尚不能自食其力,老伴的整个胆道系统,也都被……”
他未说完,老伴从抽屉里拿出块“石头”递给大家看:“这是从我的胆囊里取出的……”
我接过来与我的中指头一比,足有一半大小。抬头细看,她那消化功能严重受损的身体,显得十分虚弱。
吕二安接着往下说:“我的困难,村里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决战贫困的号角,越吹越猛,越来越鼓舞人心。我要在‘两学一做’中,做出个党员样子来。做出个老兵样子来!我现负责的一事一议通组串户路工程,阻力有些大。要致富,先修路。我动员大家都出点力。可有人不出力,还说什么‘我就不出!看路修好后,牛马畜牲都走得,看谁敢不准我走?’等等千奇百怪很多。我爱人鼓励我,先带头做个样子,给鼠目寸光的人看!”
接着,向我们介绍了他负责的通组串户路工程进展、质量监督,自己带头砍树献地、转变群众观念等情况。最后,满怀深情地说:“我深信,党的政策这么好,又有各民主党派出才出智,有发达地区的无私援助,有县的脱贫赶超规划,有驻村工作组的指导,吕家河村定能提速赶超,实现同奔小康梦!”
大家热烈地为他鼓掌后,管老先生指着桌上的新党章和“英雄谱”说:“这些,就是你和吕家河村人,同奔小康的精神财富。”
他笑吟吟地回答:“我决心在跨进‘花甲’加‘耳顺’之年,带头在吕家河村做出点脱贫致富的成绩来,让我的军功章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