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2-12

党员干部的“充电”站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6-12-12 阅读:174


 党员干部的“充电”站
——威宁自治县委党校体制改革创新篇
本报记者 沈光勇


  走进威宁自治县委党校,站在迎风招展的国旗下,左边现代化教学楼格外显眼,党旗党徽庄重大气,右边学员宿舍楼焕然一新,食堂卫生洁净,食宿条件标准上档次,能高标准解决学员食、住、学、娱等问题,让学员学得舒心,学得用心,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这是威宁高度重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投资兴建党校新校区,强力开展县级党校体制改革评估工作的有力见证。
  2013年,县级党校体制改革评估工作在全省拉开大幕。2014年,资料准备已达评估要求,但新校建设未完,租房办公,硬件达不到要求,没有进行正式评估考核。2015年7月,威宁自治县委党校喜迁新居,硬件与软件已达标。2016年3月,该校迎来省体制改革评审组考核验收通过。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威宁已投资4264万元建成新校区,该校总占地面积363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19平方米。建成使用后,有效解决了该校校园狭小破旧,不能大规模开展干部大教育、大培训等问题。
  “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名言。走进教学楼侧的图书馆,这里文化气息浓郁,现代阅读功能强大,是个学员必去的好地方。
  该校还拥有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等先进教学设备,能同时容纳1000余人在校学习,供应300人食宿。不但如此,还筹资修建了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中心广场等近万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场地。
  投资100万余元,建成智能化教学办公系统。投资150万余元实施绿化工程。目前,该校能全面满足教职人员的教学需求和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为完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有力提升了该校办学的“硬实力”。
 
注重吸纳英才,壮大师资力量
 
  近年来,该校采取“四个注重”措施,将“引才”和“育才”有机结合起来,既狠抓人才引进,又鼓励支持教师进修深造,下乡挂职锻炼,参与学术研究,不断增强师资力量。
  注重“引”。近年共引进年轻教师8名,使教师队伍由原来的7人增加到现在的15人,教职工平均年龄从46岁降至38岁,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
  注重“育”。先后派出18人次到中央党校、北京大学、香港金融管理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聘请中央党校教授到威宁开展讲座培训,极大地提升了该校教师的能力素养水平。
  注重“聘”。从纪委、组织部、检察院等单位聘请35名兼职教师参与到党校学习和培训中,充实师资力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带”。通过举办农民讲师培训班,培育县级“农民讲师”30名,乡级“农民讲师”131名,做到了专业教师和业余讲师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拓宽了教学渠道,丰富了教师资源。
  目前,该校编制38人,实有教职工25人,教师15人。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3人,硕士研究生1人,省委党校研究生3人,办学“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优化教学资源,满足培训需求
 
  近年来,该校作为威宁干部的教育中心和培训中心,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和“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并坚持以主体班教学为主、各类短期培训班为辅、其他培训为补充的方式开展教学。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紧扣重大战略决策,贴近理论前沿,贴近社会实践,贴近学员需求,培训内容力求理论性和实用性兼顾。
  在教学方式安排上,领导干部每年到党校上讲台讲课不低于8次,在教学中采用案例式、研讨式、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并深入推进县委党校、“乡镇周末党校”、“村党校培训点”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培训职能。
  在教师队伍管理上,建立教育教学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实施课前调研、集体备课、新课试讲等制度,用程序式演练保证教学质量,并要求教师备课、上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最大限度调动教师授课积极性。
  在学员管理上,注重“精细化”、“全过程”管理,制定实施严格的考勤考核管理制度,完善学员学籍档案,促进学习成果运用,把学员执行纪律情况作为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
  三年来,共举办主体班24期,培训各类干部1775人;举办短期培训班27期,培训人员4432人;通过乡镇“周末党校”举办各类培训390余场,培训基层干部群众35000余人次。
 
推进科研创新,强化理论宣传
 
  近年来,该校放远视野抓教学,突出实效抓科研,制定科研奖励制度、科研课题经费制度、教师调研制度等,加强科研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取得丰硕成果。
  该校教师在省部级刊物发表文章25篇,地市级刊物发表文章2篇。2013年,所撰写课题《九三学社帮扶威宁的形式、进程、成效及经验研究》通过市委党校评审。2014年,申报成功3个市委党校课题,其中一个通过市委党校评审。
  三年来,《威宁县乡干部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等3篇调研文章得到县委领导认可或作为决策参考。该校还经常组织教师深入乡镇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调研,谏言献策。
  在当好县委参谋智囊的同时,还认真当好理论宣讲先锋,充分发挥学习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文件、会议、领导讲话精神等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准确解读精神精髓,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进课堂、进基层、进社会。
  该校还通过组团宣讲、理论研讨、开班培训、课题调研等方式,多套路打出理论宣讲“组合拳”,让中央、省、市各级各类会议讲话精神在宣讲培训中入脑入心,为威宁社会经济发展凝聚正能量、提拔精气神、吹响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