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2-17

加强法治建设 助推同步小康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6-12-17 阅读:153


 加强法治建设助推同步小康
——访政协第十四届威宁自治县委员会委员陇康
本报记者 李玉荣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记者就政协委员履职、法治威宁建设等采访了政协委员陇康。
  记者:您好,陇律师,很荣幸有机会采访您,作为一名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您是如何立足实际,开展相关工作的?
  陇康:我想从几个方面来总结:第一、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履行委员职责的能力。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只有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提升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能力。第二、立足本职,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政协委员都来自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繁忙的本职工作,都有双重身份,“一岗双责”。近年来,我充分发挥律师职业优势,开展以下工作:首先,作为律师,我们有法律援助义务,近年来,我本人及我所代理法律援助案件百余件,为贫困、残疾人士提供法律援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更好为广大残障人士提供法律帮助,在我的牵头下,我所成立威宁首家“爱无疆法律援助中心”,免费为符合条件的残障人士提供法律援助。其次,作为县域内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我所有将近40名律师团队,响应县委政府号召,活跃在各种矛盾纠纷调解现场,为纠纷解决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再次,我在执业活动中充分运用专业知识,一方面通过个案全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司法机关办案部门有效沟通,构建健康、和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另一方面,在担任多家行政、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的过程中,发挥法律的教育、指引作用,未雨绸缪,将委托人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第三、开展调研,提高履行委员职责的实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调查研究,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履行职责的质量和实效的关键。在从事本职工作过程中,我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调查研究中,选准课题,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问题,尽量多提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科学性的意见和建议。2015年政协会议,我撰写的提案获得了“重要提案”,引起强烈反响,今后的履职工作,我将继续提出质量更高的提案。  
  记者:作为一名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又是一名律师,在法治威宁进程中,您将如何履职尽责?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法治威宁建设?
  陇康: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起作用于社会各领域。正如一位法学工作者所说,“律师可以将民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纳入到理性的轨道中去”。而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工作,则是将“民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纳入理性轨道”的更直接的方式。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撰写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提案,促使司法行政机关更多地了解民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可以使律师更多地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呼声,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执业为民的法治理念,更直接、更及时地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为威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威宁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要加大法治教育、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受众,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威宁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形式可以是传单、标语、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二要加强个案监督,严把办案质量关,让人民群众在个案中感受法律的公平、正义,充分发挥法律的指引、评价、教育作用。三要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律师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严格依法行政,工作人员要学法用法,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记者:作为一名律师,在威宁同步小康进程中,您有何新的工作意见或建议?
  陇康 :全县到2020年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法治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威宁确保同步小康工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县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一些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凸显,作为一名律师,首先,我们希望通过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行政、企事业单位普遍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同时,在政法委的统一部署下,抓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设,建立定期的联席机制,促进各个部门良好的沟通,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实在在为威宁同步小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