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6-12-21

争取同步小康不掉队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6-12-21 阅读:206


 争取同步小康不掉队
——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大街乡党委书记颜志
本报记者 马召凤

  记者:颜书记您好,能否谈谈参加本次会议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颜志:我认为会议的核心是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威宁各个方面的发展实际,历数成绩鼓舞人心。过去的五年是全县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是威宁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也是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查找出的问题客观精准。今后的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可行,既有长远打算,也有短期任务。在报告中,我尤其对十件民生实事印象深刻,每一件实事都从具体的实际出发,不浮夸、不搞空口号,这是实实在在的干实事的态度。这对我们乡镇也是一种鼓舞,是一个振奋人心,昂扬士气的好报告。
  记者:人大代表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请问您是怎样带领群众探索符合乡镇发展路子,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
  颜志:就大街乡来说,交通闭塞,产业单一,意识落后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我乡重点以道路交通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抓产业结构调整,抓教育事业发展来补齐短板,促进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良好条件。
  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来说,我乡主要是通过板块经济推进经济发展。根据大街乡的农业产业实际,我们很早就制定了 “4321”板块经济发展目标,即完成4万亩脱毒马铃薯,3万亩特色经果林,2万亩种草养畜,1万亩经济作物及中药材种植。如今,通过示范带动,百姓们逐渐摆脱了传统的种植模式,逐渐加入到板块经济建设中来,农民要致富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产业来致富。
  记者:在过去几年中,您认为大街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最大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
  颜志:近几年中,大街乡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泥结碎石路,初步实现内连外接的公路网,群众出行不再困难。五年来,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先后启动建设大街至牛吃水,大街至高华,嘎基至营中、营中至金星、大街至兴隆、大街至法地、大松至坪上、烂箐至油菜地等通村串村水泥路建设工作,共计里程130余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此外,我乡通过向交通运输局、扶贫办和自筹资金在全乡九个村修建通组串寨道路共计120余公里。全力实施“一事一议”道路工程建设嘎基五组等通组公路7.5公里,在大街村、大松村、嘎基村等实施1000余户两硬化工程。四通八达的路网逐步形成,为我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通过安全饮水工程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问题。五年来,建成提饮工程一个,解决3650人安全饮水困难问题,2015年积极争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工程总投资572.36万元,已经开工建设13处,解决3个学校师生1246人、农户7794人饮水安全问题。
  五年来,我乡始终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是以荒山造林、天然林保护为重点,加快建设山川秀美的人居环境,新增退耕地造林5000亩,荒山造林面积保存率达100%,雨季造林1307.5亩,森林覆盖率达52.7%。
  在异地扶贫搬迁项目上,解决了369户贫困户1687人安居乐业的问题,同时还推动了集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您将如何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推进大街乡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同步小康。
  颜志:我们将及时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用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克难攻坚,抢抓机遇,趁势而上。让大街乡在当前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中不掉队,不拖腿,早脱贫,早致富,与全县同步实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