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原国民党陆军机械化学校工厂遗址
作者:岳刚 时间:2025-09-04 阅读:107
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盐仓社区,326国道从这里穿村而过,在村里一处叫老鸦营的石岩上,隐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历史遗址,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紧密合作与共同抗争。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这处遗址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深思。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铁蹄肆虐,中华大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特别是1939年后期,战争形势愈发严峻,中国军民在逆境中奋起反抗,誓死保卫家园。为确保西南后方的安全与抗日机械的保障供给,国民党决定将陆军机械化学校工厂迁至威宁。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对抗日战争的坚定决心,也为后方的军事准备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民党陆军机械化学校,其前身为交辎学校交通兵科,于1936年3月1日正式成立。该校以培养战车与汽车军官和军士为目标,设立了多个训练班与教导营,为抗日战争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然而,在1940年的桂南会战中,该校遭受了日军飞机的空袭,损失惨重。面对困境,学校奉命迁移至四川潼南,但因种种原因最终于当年8月迁至湖南洪江。在此期间,战车机械研究班暂设于广西全县,而战车工厂筹备处则移设至威宁盐仓镇。
如今,当我们踏入这处遗址,洞内石壁上的“陆军机械化学校工厂”阳刻字样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里不仅是中国国民党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见证,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缩影。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两党携手并肩,共同抵御外侮,展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伟大精神。
8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更应该铭记那些为抗日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牺牲的先烈们。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