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582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679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行政办公中心B区六楼
板底乡:“山间坝子”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新闻作者:沈光勇 李玉琴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月琴演奏


  本报讯(记者 沈光勇 李玉琴) “板底”,彝语音译,意为“山间坝子”。走进板底乡板底村,这里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板底村位于板底乡集镇中心,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有戏剧《撮泰吉》、舞蹈《铃铛舞》《撒麻舞》《酒礼舞》,音乐《迎客歌》《月亮星星伴你走》《牛角装酒敬客人》及传统刺绣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传承。2011年,板底村被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组委会授予“贵州三十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称号;2013年,被国家民委、省民委联合授予“民族特色村寨”称号;2014年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走进板底村彝族风情寨,《敬酒歌》热情洋溢,歌声与酒香交织,尽显彝家人的真诚与好客,融入彝族文化元素的特色民居、花海中的彝家姑娘、骑着骏马的牧羊人、悠扬的牧歌......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板底小学也是板底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靓丽名片之一。学校将《撮泰吉》《铃铛舞》《撒麻舞》等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大课间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传承民族文化,锻炼身体。
  板底小学教师、民族文化办公室主任李亚东说:“学校依托板底村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将之融入大课间活动,有助于孩子们从小接触并传承民族文化。”
  板底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邦银说:“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板底乡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关注民生大事,让各族群众在共创共建共享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