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48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麻乍镇:7公里产业路盘活7300亩“希望田”
新闻作者:沈光勇 李玉琴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人摊平混凝土

  本报讯(记者 沈光勇 李玉琴) 6月4日,麻乍镇坝海村四组白沙梁子产业路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轰鸣着平整路基,运输车辆穿梭运送混凝土,工人们操作着振动尺、清光机、拉纹机进行路面硬化作业。新铺设的路基已初见雏形,蜿蜒穿过田间地头,将分散的农田与主干道连接起来。
  “路修通以后种地就方便多了。”看着正在修建的产业路,坝海村村民赵英恒很是高兴,这条路的贯通,将彻底改变村民的生产方式。曾经雨季令人寸步难行的泥潭,将变成平整畅通的运输通道,三轮车、拖拉机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最直观的变化是农产品运输成本的大幅下降,每吨运输费用将从过去的120元降至40元。
  施工现场,施工班组负责人李选东介绍:“这条路修通后,拖拉机直接开到地头,再不用人背马驮了。”技术人员正使用测量仪仔细校准坡度和宽度,确保道路排水通畅,符合质量要求。
  李选东介绍,他们负责坝海村三条产业路的施工,自四月份开工以来进展顺利。其中,松包树至炮台路段的570米和王家地至白沙地路段的739米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的第三条路,从三角庄小学门口至白沙梁子,全长1.2公里,每天约铺设180米,预计6月15日前完工。
  近年来,麻乍镇依托产业路,形成了“交通动脉+产业支点”的空间布局,创新构建“一路兴三产”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拓宽增收渠道。
  “今年,麻乍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争取到247.11万元衔接资金,修建产业路共计7公里,涉及戛利、营河、坝海等8个村,建成后将惠及农田7300余亩。产业路的修建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农产品销售更加顺畅,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麻乍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所珍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