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56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迤那镇中海村:220亩葡萄疏果忙
新闻作者:孙玲婧 付立军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务工群众正在疏果


  本报讯(记者 孙玲婧 付立军) 7月3日,炽热的阳光洒在迤那镇中海村众城种植专业合作社葡萄园内,220亩青绿饱满的葡萄串缀满枝头。眼下正值疏果、修枝关键期,务工群众手持工具穿梭其中,为葡萄生长精心“梳妆”。
  “多余的枝会消耗葡萄营养输送,疏果是让果实长得更均匀,口感更好。” 中海村党支部书记苏相权边修剪枝条边介绍,每个管护环节都关系着产量与品质,只有严格把控,才能让葡萄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47岁的管庆米是疏果队员之一。“我家就在附近,早上7点开工,下午8点收工,一小时12块钱。” 她已在葡萄园干了三四年,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让她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以前得出省打工,现在在家附近也能上班。”
  据了解,葡萄园种植红玫瑰葡萄120亩、夏黑葡萄100亩,目前正在疏果的品种是红玫瑰,疏完以后还要剪枝和套袋。每年4-12月,果园日均用工10人左右,年累计500余人次在此务工,为村里部分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
  近年来,中海村依托生态优势,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葡萄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资源、引进优质葡萄品种、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一套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逐渐成型。
  预计7月底,10万斤葡萄将陆续上市。这片葡萄园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更成为村民家门口的 “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