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61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自治县水务局: 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新闻作者:彭凯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供水管护员范泽广、曹珍虎在检修管道


  “现在打开水龙头,清凉的水哗哗就来,心里头踏实得很!”7月17日,在云贵乡高发村官寨组村民张文德家中,他拧开锃亮的水龙头,看着汩汩流出的自来水,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份踏实的背后,源自水务人员半个月前全力以赴投入的一场供水抢修攻坚。
  在云贵乡高发村村民家中,管护人员上门维修供水设备。
  时间回溯到7月3日凌晨。一场强降雨引发云贵乡高发村官寨组附近山体滑坡,导致云贵乡高发村、五星村12个村民小组853户村民家中供水中断。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水务人行动的号令。在了解到群众用水困难的情况后,云贵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迅速组织17名水务工作人员火速集结,争分夺秒开展抢修。经过6天的连续奋战,一条长达570米的新供水管道于7月8日下午铺设完成并恢复通水,及时解决了群众的用水难题。
  当记者来到高发村官寨组走访时,张文德家中的水龙头正流淌着清冽的自来水,村外新铺设的银色供水管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沿着这段新管线,自治县水务局农村水利水电股工作人员刘胜坤和乡干部杨水平正仔细查看施工质量,讨论如何优化管道的走向和加固防护措施。“管道修复是基础,后续的维护检查同样重要,必须让群众用水无忧。”刘胜坤一边认真记录检查情况,一边说道。
  与此同时,乡供水管护员范泽广、曹珍虎则忙碌在管道沿线和村民家附近。“家里的水龙头好不好用?水量够不够大?”逐一询问过沿途的村民后,两人走入村民家中,开展起了日常的检修维护工作。
  看着水务人员各司其职、细致工作的身影,高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费习艳深有感触:“这次滑坡断水影响面广,村民们都很着急。多亏水务部门反应迅速,几天就把水给通上了。现在他们又来回访检查,从管道规划到入户水龙头都操心到位。”
  威宁水务人的“快速办”作风,不仅体现在山乡供水抢修中,更在两个月前应对极端天气引发的城区排涝攻坚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5月9日傍晚至10日凌晨,一场猛烈的强对流天气席卷威宁县城。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密集的冰雹随之砸落。被砸断的树枝、散落的树叶连同未融化的冰雹碎块,被汹涌的雨水裹挟,堵塞了多处城市排水管网入口。城区多条主干道和低洼地段迅速积水,内涝险情加剧,交通受阻,群众出行安全面临挑战。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威宁自治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昊第一时间率队赶赴积水严重区域,20余名水务干部职工迅速响应,分成三个工作小组,毫不犹豫地踏入冰冷浑浊的积水中。面对堵塞,他们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徒手清除卡在排水口处的残枝落叶、杂物和坚硬的冰渣。  经过连续5个小时的艰苦作业,城区30余处严重堵塞的排水口被逐一疏通,10余处严重内涝点的积水迅速消退。与此同时,该局还派出巡逻组,不间断地对城区道路进行巡查,疏导过往车辆,保障群众安全。直至10日凌晨4时许,风雨渐弱,道路基本恢复畅通,满身泥泞的水务人员才陆续撤离。
  从山乡供水管道的紧急修复,到城区内涝险情的迅速排除,这正是威宁自治县水务局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将其成果转化为快速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而这仅仅是他们高效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25年以来,自治县水务局已累计接到涉及供水保障、排水防涝、水利设施维护等各类群众诉求157件。面对这些关乎民生的“急难愁盼”,水务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办结157件,办结率100%。
  数据的背后,是水务人坚实的行动足迹。长期以来,威宁自治县水务局始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建立高效响应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问题解决导向。“转作风、强担当、促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把学习教育与服务疏解、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知民情、解民忧、安民心,不断提升供水保障水平,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自治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