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鲜采摘的西葫芦
本报讯(记者 沈光勇 李玉琴) 盛夏七月,小海镇朱嘎村的300亩蔬菜种植基地内,100亩西葫芦迎来采收高峰。
田间地头,翠绿的果实缀满藤蔓,30余名务工群众头戴草帽、手提塑料桶,熟练地采摘西葫芦,清脆的“咔嚓”声不绝于耳。双龙镇水潮社区村民张相梅说:“在基地摘小瓜,一天能挣110元到120元,离家近还能照顾老人小孩,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挺好的。”
在田埂旁的临时分拣区,基地负责人张泽喜正在对接销售工作,五六个务工群众在一旁麻利地剔除瑕疵品,分拣好的西葫芦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我们去年在小海镇朱嘎村流转土地300亩,主要用于种植西葫芦和红菜苔。西葫芦4月中旬移栽,6月初开始采收,采摘期预计持续到8月中旬。”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泽喜说,每天西葫芦产量9吨左右,当前市场价格每吨1100元,每亩产值6000元左右,主要销往上海、重庆、浙江等地。
近年来,朱嘎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西葫芦、红菜苔等特色蔬菜规模种植,采用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租金和务工增收。
朱嘎村党支部书记李飞表示:“目前蔬菜基地日均用工量达150人,为村民提供了稳定就业平台。今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计划引进6家企业种植1600亩蔬菜,主要种植白菜、莲花白、辣椒、红菜苔、西葫芦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