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72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威宁:数字驱动育“智” 县域发展提“质”
新闻作者:赵庆能 何艳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大产业体系)

 

务工群众在操作自动化水肥一体系统浇水


  8月28日上午,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各方数据精英围绕“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年度主题开展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共同擘画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图景。
  数字经济时代,威宁聚焦“大数据+”孕育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活力、构建新生态,以数字驱动育“智”,助推县域发展提“质”,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奋力走在前。
  眼下,正是威宁冷凉蔬菜换季种植的高峰期,菜苗需求旺盛。在贵州江楠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威宁分公司育苗中心,中心负责人严天飞坐在办公室,紧盯电脑,通过智能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给大棚内的菜苗浇水。
  大棚内,行走式洒水车、移动式菌床、内外循环风机、玻璃温室、LED灯补光系统,使幼苗们拥有了温度、湿度、光照均适宜的环境。
  “我们通过大数据,打造智慧化管理平台,通过对棚内各项数据监测分析,实现电脑远程操作进行精准施肥、调温、通风等作业,有效提升了育苗的质量和效率。”严天飞介绍,依托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地672个移动式苗床、13万盘菜苗的管理,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完成。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看天浇水”“见虫打药”多依赖经验判断。如今,这一现象正在威宁悄然改变,从江楠集团科技育苗、中垦薯业看屏育种到贵州鲜之源通过手机App控制生产大棚,一系列通过引入物联网、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配合部署在田间的智能监测设备的应用,农业生产正逐步由“经验主导”迈向“数据驱动”,实现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蝶变”。
  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威宁农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革,也引导工业产业升级实现全面突破。
  走进位于双龙镇高山村的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威宁能源公司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一排排蔚蓝的光伏板遍布山头熠熠生辉。
  在电站工作区,电站站长孟宪盛带领技术人员对发电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后,通过电子显示屏,一边对电站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边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电站已经通过智慧场站建设配备‘智能中枢’,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管理,通过系统就可以评估设备运行情况和健康状态。”孟宪盛介绍,除了必要的设备巡检和维护之外,电站基本上实现了无人值守。
  在贵州锦宁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操纵着两个巨大的“爪子”在堆积如山的垃圾堆里“抓”了一把,通过料斗投入焚烧炉,在熊熊炉火中燃烧后,被“吃”进去的垃圾浴火重生,“吐”出清洁电能。
  公司中控室内,一块块小屏幕整齐排列在一起,组成了巨大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屏幕,卸料大厅、垃圾池、焚烧炉等区域一目了然,工作人员时刻监控着各区域运转情况和数据。
  “我们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相当于一个‘智慧大脑’,它引进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算法,集成生产运行自动控制,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可视化,大大提升电厂数字化水平。”贵州锦宁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行处负责人杨顺令告诉记者,该系统同时还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可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电厂安全性。
  希望的种子在智慧农业的土壤中拔节生长,加速绘就精准化、高效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新图景;数智的血液在产业变革的洪流中不断沸腾,加速书写高端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新型工业新篇章。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威宁将抢抓这场数字盛宴的契机,加强学习借鉴、广泛交流合作、解锁数字经济无限可能,奋力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