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74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威宁:万亩菊花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新闻作者:罗喜贵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草海镇郑家营村万寿菊收购点,农户正在晾晒采摘的万寿菊花。


金秋九月,威宁大地褪去盛夏的浓绿,换上耀眼的“金装”。走进草海镇,连片的万寿菊在阳光下绽放,金黄的花瓣与翠绿的枝叶交织成毯,铺满田野。微风拂过,花海翻涌,清香扑鼻,这幅动静相宜的乡村美景,藏着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密码”。
  “今年我们在草海、双龙、羊街、猴场、么站等乡镇,结合各地土壤与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了1.1万亩万寿菊种植。”贵州省金菊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加圣介绍,为让农户放心种、有保障,公司全程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从种苗供应、田间技术指导到成熟后统一收购,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了农户“种不好、卖不出”的后顾之忧。眼下正值万寿菊采收高峰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弯腰采摘的身影,采收期将持续到十月底,为农户持续增收带来了希望。
  草海镇同心社区的卯昌杰最近每天都在自家地里忙碌,他双手麻利地将万寿菊花朵摘入袋中,嘴角满是笑意:“今年种了6亩菊花,7月就开始采收,能采四五茬。”他一边将满袋的鲜花搬至路边,一边算着账:“亩产约5000斤,公司按0.6元/斤收购,一亩产值在3000元左右,6亩能卖2万余元。以前种土豆、玉米,一年效益有限,现在种菊花,收益还是可以的。”
  比起卯昌杰“小而美”的种植规模,麻乍镇吊水社区的速金照则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万寿菊种植大户。今年速金照流转了250亩土地种万寿菊,这段时间每天清早八九点钟就组织工人下地采收,中午用自家农用车将新鲜万寿菊运往草海镇郑家营村收购点销售。
  “今年气候特别好,雨水多、光照足,菊花长得比往年好,花瓣也厚实,产量比去年高。”速金照拍了拍装满鲜花的麻袋,满是期待地说:“现在收购价稳定,公司也不压价,产量又高,今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我这250亩万寿菊,不仅能让自家收入增加,还能带动周边20多个乡亲在地里务工,大家一起多挣钱。”
  草海镇郑家营村村民祖文华,也逢人就夸万寿菊是“好庄稼”。“以前家里种玉米,一亩忙活大半年,除去种子、化肥钱,也就挣千把块。今年听村里说种万寿菊划算,就试种了20多亩。没想到一亩能卖2000多元,20多亩就是四五万元收入,比种玉米翻了2至3倍。而且种菊花工程量不大,除草、施肥都有公司指导,比种玉米省心,真是选对了路子。”如今在威宁,像祖文华这样从“种传统庄稼”转向“种经济花卉”的农户越来越多,万寿菊成了不少农户眼中的“增收宝”。
  万寿菊产业的益处,远不止种植户增收。在草海镇郑家营村万寿菊收购点,村民臧尔兵正忙着给送来的鲜花称重、登记,他说:“以前想出去打工,可家里有老人要照顾、孩子要上学,走不开,只能靠几亩地过日子,收入不稳定。” 今年收购点开起来后,臧尔兵第一时间报名并当上了管理人员。“现在每月能拿3000多元工资,早上上班前能给老人做早饭,晚上下班还能辅导孩子做作业,不用背井离乡,既能挣钱又能顾家,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臧尔兵感慨地说。在威宁各万寿菊种植片区,像臧尔兵这样的“家门口就业者”还有很多,万寿菊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还有效激活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这些盛开在田野间的金色花海,还成了威宁吸引游客的“新名片”。广东游客黄玉华一家五口开着车,专程来到草海镇郑家营村的万寿菊种植基地观赏。“我们早就听说威宁很凉快,这次过来感受一下,没想到刚好赶上万寿菊开花,太惊喜了。”黄玉华一边帮家人在花海中拍照,一边忍不住赞叹:“蓝天白云下全是金黄的花,空气里都是淡淡的花香,拍出来的照片不用修图都好看,这次来真是没有白来,下次还要带朋友来。”
  同样被花海吸引的还有四川泸州的王莉琴一家,他们原本计划在威宁看完草海就返程,偶然听说了万寿菊基地,便特意绕路过来:“以前只知道威宁有草海,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片的万寿菊,站在花海里,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太惬意了。”醉人的金色花海和游客的好评,让万寿菊成了威宁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威宁的气候和土地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万寿菊产业,让更多‘金菊花’变成村民增收的‘致富花’,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让更多农户在产业发展中收获幸福与希望。”罗加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