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以新能源产业为翼 培育新质生产力
记者 陈 逍 赵庆能 见习记者 蔡 脒 邹 丽
平均海拔2200米的威宁,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居贵州之首。近年来,威宁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抢滩新能源产业新赛道,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跑出融入国内大循环的“新速度”。
2022年,威宁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以贵州长通集团为“链主”,积极引进优质能源开发投资商和配套零部件制造商,共同打造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短短几年间,产业园已形成产业集群,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光伏组件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奏响发展的乐章,自动化机械臂灵动精准地抓取电池片,激光划片机与串焊机协同运作,每16秒,一块崭新的光伏板便下线成型,源源不断地“走”出车间,投向市场。“自2023年投产以来,我们累计为全国投放了450万千瓦光伏组件,总产值超过36亿元。”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李富成介绍。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依托专业高效的研发团队,持续催生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每项新技术一经诞生便迅速投入到生产中,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凭借自主研发构筑的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生产力,公司成功打破传统技术壁垒,不仅让产品畅销全国,更在光伏赛道上为企业开辟了发展“快车道”。
“公司在贵州布局了三条光伏组件生产线,威宁两条、兴仁一条,均采用公司最先进的N型TOPCon技术,该技术现有的组件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5%,相对于P型PERC技术,发电效率大约高出5%。同时,全线配备了最新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设备,可以保证整体的产能、良率都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李富成说。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的发展,如同“催化剂”,引发了产业发展的“链式反应”。在威宁,以光伏组件生产为核心,上下游企业纷纷聚集,越来越多本土企业融入到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初步实现省内生产内循环,并将威宁新能源产业与国内大循环紧密相连。
“目前,威宁已引进龙头企业6家,累计完成投资超6.3亿元,已建和在建的光伏、风电、储能设备制造年产能突破13.3GW。2025年产值预计突破15亿元;在建项目投产后,明年力争突破38亿元。”威宁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马迅介绍。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更驱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潜力在威宁也正通过系统性布局加速释放,推动其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好风凭借力’,接下来,我们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锚定‘双千双百’目标,聚焦轮毂、电控、叶片等上中下游产业链条,重点推进已谋划的风机电控系统生产、风电叶片生产、风电装配式混塔制造等12个补链项目,以‘链长制’开展精准招商,全力打造全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马迅说。
近年来,威宁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力、光照优势,在新能源赛道上“开疆辟土”,并以此为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成为贵州产业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如今,威宁新能源产业不仅在省内崭露头角,更在国内新能源产业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全县建成的大型光伏电站、风电场年发电量稳步提升,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关键支撑;新能源装备产品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大量销往全国各地,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