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粤携手 山水情深
——番禺区帮扶威宁产业发展纪实
记者 赵庆能
威宁与番禺,两距千里远,间有万重山。前者是草海之滨的高原小城,后者是南海一隅的经济重镇。2016年,一场帮扶情谊跨越山海而来,暖意沿着珠江逆流而上,自此,番禺对威宁开展了持续10年的倾情帮扶。
从脱贫攻坚时期到乡村振兴阶段,番禺区始终聚焦威宁产业发展,从基地建设、品牌培育、消费渠道、市场融入等开展全方面、深层次的倾情帮扶,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夯实产业基础
深秋时节,果蔬飘香。在位于威宁自治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贵州鲜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数字设施智慧大棚内,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西红柿色泽诱人,辣椒翠绿鲜嫩,茄子长势喜人。
“我们的大棚运用5G控制技术,棚内温度、湿度等实现自动监测,可以通过手机APP一键调节,一年可以种三季。”贵州鲜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易丽说。
贵州鲜之源的前身是广州绿苑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广东省经营蔬菜种植、配送产业20多年的老字号,有大量的档口和优质客户。
“2020年,东西部协作开展后,我随粤黔协作工作小组来考察,一眼就相中了威宁的独特气候,随即产业也落户在了威宁。”易丽介绍,威宁气候条件独特,种出的高山冷凉蔬菜品质高、口感好,通过无土栽培技术打造的高端蔬菜品质好、产量高,深受市场青睐。
贵州鲜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威宁,并不是偶然。
2016年,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威宁以来,粤黔协作毕节工作组威宁小组将产业帮扶作为增强威宁“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威宁,加快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截至目前,粤黔协作毕节工作组威宁小组先后引进了鲜之源农业、新一佳农业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威宁,不断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密码”。
外引企业“造血”是产业发展迅速崛起的重要手段,内育企业“生血”是产业发展永葆活力的关键。粤黔协作毕节工作组威宁小组积极组织相关产业专家对威宁本土经营主体进行系统指导和培训,提升农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条。
在威宁自治县猴场镇格寨村的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有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的威宁苹果已经挂果。田间,由番禺区提供的打草机、农药机、剪枝机、山地轨道运输机一应俱全。
“目前苹果园年产值高达5000万元至6000万元,比之前提升了30%,辐射带动全县约10万亩的苹果基地。”据威宁自治县苹果种植大户杨华介绍,近两年来,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改善等各个方面。如今,威宁苹果送到广州已基本实现了夕发朝至。
深耕品牌培育
培育叫得响、卖得好的农产品,推动特色产业品牌化发展是关键。自番禺区结对帮扶威宁以来,积极谋划,深度挖掘农产品品牌价值,全力打造高质量、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助力威宁农特产品腾飞。
苹果是威宁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广州市番禺区帮扶团队致力于威宁苹果品质优化、品牌推广。
2021年以来,一张张“威宁红苹果·阳光小甜心”的灯箱海报走红了广州地铁,让来自贵州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威宁苹果”走进大湾区市民的购物车。
2024年10月18日,威宁苹果通过广州市地铁陈家祠站走进了广州,采用地铁站快闪展示赠送活动,邀请广州市民品尝威宁苹果,提高广大市民对威宁苹果的品质认识和品牌认可。
通过一系列品牌塑造措施加持,威宁苹果一举拿下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威宁苹果证明商标认证”三个含金量极高的认证。
2025年8月22日,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在陕西延安召开,“威宁苹果”以18.0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25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80位,第7次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杨华苹果”“清谷田园”“宝峰”等苹果品牌不断崛起,彰显出“威宁苹果”过硬的品牌影响力与产业竞争力。
除了威宁苹果,海拉党参、威宁荞麦、威宁洋芋等越来越多的具有威宁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圳品”等认证,威宁农特产品知名度愈发响亮。
2024年以来,粤黔协作毕节工作组威宁小组紧紧围绕威宁农特产品绿色、生态优势,紧密结合威宁农产品的品质、品种和品牌建设目标,选取与东部市场高度契合的产业进行精准推广,助力威宁农特产品实现从“生产制造”向“品牌经营”的转变,推动威宁农特产品走向更广市场,促进消费帮扶提质增量。
拓展销售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农产品好物难买、好品难卖、好货无价是曾经威宁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
粤黔协作毕节工作组威宁小组聚焦威宁农产品物流、销售渠道建设,全力推动威宁农产品抢“鲜”进入大湾区。如今,威宁优质农产品“藏在深山无人识”已成为过往。
走进威宁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只见大量运输车辆有序排队,工人们正忙着将新鲜蔬菜、水果分拣、打冷、包装、装车。24小时之内,这些蔬菜、水果就可抵达广州江南市场,走进市民家中时鲜度不减。
作为东西部协作项目,威宁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集交易、加工、冷链物流、大数据等功能于一体,弥补了当地农产品在冷链、加工、分级包装等方面的短板,持续增强供给端市场竞争力,已逐步发展成为威宁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有效带动了当地仓储物流业发展。
4月29日至5月1日,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指导,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主办的“黔货出山·八仙过海”2025年粤黔协作帮扶促消费“1+8”现场展销对接活动,在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盛大举行。
来自威宁自治县的威宁县黔鹤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企业携带威宁洋芋、苹果、苦荞、党参、蔬菜、火腿等优质产品强势亮相,大幅提升威宁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通过产销对接,威宁县乌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南方农村报旗下新农财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创新“淡季纾困+旺季销售”模式。新农财公司在销售淡季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升级生产技术、产品包装。苹果上市后通过其渠道资源对接粤海、广垦等知名采购商,有效拓展销售网络。2025年,威宁苹果上市以来,线上销售日均超万件,高峰期一天发出3万多件。国庆中秋期间发货7000余吨,市场供不应求,标志着威宁苹果成功打开东部市场,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番禺区通过物流建设和一场场农产品推介会、产销对接会等助力搭建起威宁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打通了威宁农产品从运输到销售的“绿色通道”,威宁农产品插上翅膀,通江达海。
2025年以来,粤黔协作毕节工作组威宁小组助力威宁13家企业参加全国农特产品推广活动9次,其中,组织4家企业参加广博会,现场签订750万元订单。截至2025年9月,完成广东采购或帮助销售威宁自治县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销售额6.82亿元;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企业13家,总投资3.76亿元。
山海不为远,协作正当时。如今的威宁,万木争春、百业振兴,干部群众正与番禺携手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威宁而努力奋斗,共同谱写更加光辉灿烂的壮美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