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收的红菜苔
本报讯(记者 孙玲婧 付立军 实习生 毛吉凤) 时下正值红菜苔采收旺季,走进兔街镇花红坪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穿梭在翠绿的菜畦间,熟练采摘着鲜嫩的红菜苔,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我家7月30日烤完烟,就紧接着在烤烟地里种了27亩红菜苔,10月开始采收,目前已经收了500斤,今年预计能收4万斤以上。”花红坪村村民杨英姐一边采收一边笑着说,言语间满是丰收的喜悦。
得益于花红坪村的自然环境优势和村民的精心管护,种植的红菜苔产量和品质都很不错,不仅为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是该村种植红菜苔的第二年,参与种植的农户达200余户,种植面积1000余亩,每亩产量约1500斤,全村红菜苔总产量预计150万斤,总产值约500万元。
“我们创新采用烤烟地套种红菜苔的模式,在烤烟采烤两炉后就播种红菜苔,既能减少土地闲置,又能降低种苗、人工成本,实现一亩地两季产出、两次增收。”花红坪村党支部副书记颜再勇介绍,为解决农户种植与销售难题,村里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秧苗,待红菜苔成熟后,再由合作社牵头、村“两委”协助,第一时间将采收的红菜苔统一运往威宁县城的江楠物流园销售,让农户“种得放心、卖得省心”。
花红坪村的红菜苔产业,正是兔街镇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兔街镇持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推行“公司+村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利用烤烟地闲置期,大力推广红菜苔套种技术,今年全镇套种红菜苔6000余亩,预计总产值超1800万元。
“红菜苔经济效益好、市场需求大,是助农增收的优质产业。”兔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江跃说,兔街镇将继续引导更多群众参与红菜苔种植,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技术、打造特色品牌,让红菜苔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