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58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麻乍镇:产业蓬勃发展 群众就业增收
新闻作者:文旭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采收的白萝卜铺了满地


  本报讯(记者 文旭) 盛夏的麻乍镇箐岩村,露水还挂在菜叶上,田间就已热闹了起来。西边的白萝卜地里,村民们弯腰弓背,忙着拔萝卜,欢笑声响彻田间;北边的魔芋地里,田间管护也忙得热火朝天,勾勒出一幅群众就业增收、产业蓬勃兴旺的美好图景。
  正在基地里采收白萝卜的麻乍镇箐岩村村民洪金美说:“这白萝卜太好了,越拔越起劲。平日里我把自家的农活忙完,就到基地和大家一起干活,做计件,一天有100多元的工资,有时候一天还能突破200元。”
  萝卜采收忙,村民有活干、有钱赚。今年箐岩村1400多亩萝卜基地迎来丰收,从拔萝卜、去泥到装筐、运输、销售,全过程都需要人手,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近就业。看着村民们转眼工夫就把白萝卜拔出并铺满田坎,威宁跃兴养殖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刘寿勋笑得合不拢嘴:“白萝卜我们种两季,一季产量将近8000吨,如果市场波动不大,能卖六七百万元,一年支付的工人工资就300万元左右。”
  转过山坳,在村子的北边,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绿油油的魔芋田里,魔芋种植大户刘永健带着村民们在自家魔芋基地里,背着蓝色胶桶,忙而有序地喷洒叶面肥。
刘永健介绍:“我今年种植魔芋60多亩,商品魔芋亩产在4吨左右,一代种亩产在2吨左右,今年总产值预计100多万元上下。一年下来,除去工人工资和投资,还有四五十万元的收入。”
  魔芋叶片越绿,土里的果实就越大,前期做到精细管护,后期才能让魔芋变“红利”。近段时间,每天有近10个当地村民参与管护,人均月增收上千元。“一月份我就进魔芋基地参与管理,一天工资在11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能挣到3000多元,很不错。”麻乍镇箐岩村村民邓美珍说。
  箐岩村副支书刘永龙算起了村里的产业账:“我们要让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使村民在每一块田间地头都能挣钱。今年村里种植烤烟2200亩,魔芋3000亩,引进经营主体两家,流转土地1400亩,其中种植白萝卜1000亩、辣椒200亩、莲花白200亩,吸纳本村群众务工400人次。接下来我们会趁着好天气,大力组织群众进行抢收、管理,让村民持续增收。”
  箐岩村只是麻乍镇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典型,麻乍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围绕箐岩、岩格、戛利等村为发展主线,以点带面,大力发展魔芋种植9000余亩,蔬菜种植4000余亩,烤烟种植8652亩,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写好“特色”文章,促进特色产业增效、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