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总第3658期
 
关于威宁每日新闻
  • 出版时间:每周二、周五
  • 投稿邮箱:wnbxw@163.com
  • 联系电话:0857-6222668
  • 地  址: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边街道养生基地一号楼五楼
盐仓镇:“两清两改两治理” 村容村貌焕新颜
新闻作者:陈逍  发布时间: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清两改两治理)

 

盐仓镇黎坪村

  “扫帚一挥灰尘净,柴草归垛庭院明。”自“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开展以来,盐仓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通过“干部带头干、群众齐参与”的联动模式,靶向破解环境痛点,推动村容村貌焕新颜。
  走进盐仓镇黎坪村,青山环抱间,农家小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村道蜿蜒伸展,连通着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花草绿植点缀成景,庭院内外井然有序。这份舒适洁净,让村民们的幸福感溢于言表。“‘两清两改两治理’真是改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现在住着舒心多了,日子也越来越舒坦。”黎坪村村民舒成林笑着说。
  环境的蝶变,源于精准有效的治理“组合拳”。黎坪村以群众为主体、机制为保障、整治为抓手,在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中,既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又通过一套网格化责任制度、一批示范引领带动、一系列长效管理办法的“三个一”机制,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我们还大力推行‘红黑榜’和‘积分制’,让大家学有标杆、做有榜样。”黎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茂超介绍,这些举措不仅擦亮了村庄“面子”,更激活了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如今的黎坪村,清洁基础上更添新景:村民利用闲置空间栽花种菜,“乐享农耕”的趣味让庭院更显生机,真正实现了“抬头是画,入目是景”。
  一家美带动家家美,家家美扮靓乡村美。黎坪村的蜕变,正是盐仓镇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镇坚持问题、目标、结果三个导向,通过创新机制强引领、巧设载体激活力、整合力量固长效、融合推进见实效等举措,以“细梳妆”换来了乡村的“新颜值”。
  “我们实行‘首村首组’过关制,以‘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每名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包保20户农户’制度,逐村逐组逐项攻坚。同时用‘小积分’撬动大参与,形成了‘干部带头干、群众参与干、大家一起干’的共治格局,实现政策与群众的‘双向奔赴’。”盐仓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镇长沈琦迪介绍,工作开展以来,全镇共摸排乱堆乱放1600余处、残垣断壁130余处,已治理乱堆乱放800余处、残垣断壁60余处,完成改厕150处、改圈50处,修建排污沟4000余米,乡村环境的“脏乱差”逐渐被“洁净美”取代。
  乡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下一步,盐仓镇还将持续以“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为抓手,深化完善“积分超市”“门前三包”等机制,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治理走深走实,让全镇实现从“颜值”到“气质”的全面提升,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清新整洁的家园中不断升级。